“本年以來,報價下跌行情之久和下跌起伏之大,超出業界人士的幻想。”8月22日,中國
精密無縫鋼管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直言職業正處于“高產能、高本錢、低效益、嚴環保”的十字路口。
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現,2012年,全職業的資產負債率到達68.8%,資產負債率超越70%的公司有50家。到本年6月底,小口徑
精密無縫鋼管歸納報價指數降到98.52,與去年同期134.4比較,下降35.88點,降幅到達26.7%,變成近幾年來最低的報價。
因為小口徑
精密無縫鋼管報價指數是以1994年報價作為100來核算的,這意味著當前小口徑精密無縫鋼管報價是低于1994年的報價水平。但即便噸鋼贏利只要0.43元,許多公司表明仍是需依據本身借款規劃、職工數量等停產本錢的不一樣,來決議是不是停產。
當前冷拔精密無縫管工業產能嚴肅過剩、利用率下降已變成不爭的現實。截止到2012年末,中國精密管產能約為9.76億噸,實踐去年產鋼量為7.17億噸,精密管產能利用率僅為73.4%。
與此一起,因為產能過大,工業集中度低,在精密無縫鋼管廠需要下降的情況下,惡性競賽劇烈。張長富介紹,當前,全國有精密管產值并上報國家統計局的公司有470多家,其間100萬噸以上公司到達174家,2012年前10家產鋼公司精密管產值占全國鋼產值的45.9%,前4家僅占27%。
“在低端商品上,各公司商品品種、質量、標準無顯著距離,處于同一水平,為了搶占精密無縫鋼管廠,彼此競相壓價,無序競賽;在高端商品上,這幾年建造的生產線配備水平十分挨近,商品結構相同,未能完成差異化,缺少合理的商品精密無縫鋼管廠定位。”張長富指出。
更為要害的是,當前中國精密無縫鋼管職業很多的落后設備亟須篩選。在鍛煉方面,到2012年末全國小于400立方米高爐的產能約有4300多萬噸,小于30噸轉爐的才能約有2000多萬噸;在軋鋼方面,也有近30%左右的設備達不到世界、國內先進水平生產才能。
更多精密無縫鋼管公司開端自謀出路,鞍鋼集團一位高層對本報記者表明,自2013年以來,鞍鋼經過加強各環節把控、下降庫存、操控收購本錢等辦法,來應對精密無縫鋼管職業所面對的嚴肅精密無縫鋼管廠局勢,本年上半年,鞍鋼庫存減少了53%,收購本錢節省了5個億以上,一起,他表明,當前鞍鋼現已完成扭虧,股份公司上半年盈余7個億。
除鞍鋼外,還有凌鋼股份、久立特材等多家精密無縫鋼管公司中期成績均呈現回暖痕跡,凈贏利完成不一樣程度的增加。
張長富還表明,中國要大力推動新式工業化和城鎮化,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,這就決議了中國小口徑精密無縫鋼管需要還有必定的增加。一起,他以為,若是中國經濟每年堅持7%-8%的增加速度,精密無縫鋼管增加速度還將在3%-5%之間。到2020年左右中國精密無縫鋼管消費量在7.3億-7.8億噸,若是加上出口小口徑精密無縫鋼管量,中國精密無縫鋼管產值在8億-8.5億噸左右。